紅外線血管顯像儀作為一種先進的醫療設備,在臨床護理和醫療診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它利用血液中血紅蛋白對近紅外光的吸收特性,能夠實時、清晰地顯示血管的分布、走向和深度,為醫護人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。然而,為了確保其準確性和安全性,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項:
使用前的準備
檢查設備完整性:使用前,需仔細檢查外觀是否有損壞,包括顯示屏、探頭、連接線等部分,確保設備無破損、裂縫或松動等情況。同時,檢查設備的電源線是否完好無損,插頭是否能夠正常插入插座,避免因電源問題導致設備無法正常使用或出現安全隱患。
確認電量充足:查看設備上的電池電量指示燈,若電量不足,應及時充電。一般來說,充滿電后的設備可連續運行較長時間,但不同型號的設備續航能力可能有所差異。有些設備在充電時也可以正常使用,但要注意充電過程中的安全,避免因充電不當造成設備故障或電池損壞。
清潔與消毒:使用清潔的軟布或棉球輕輕擦拭設備的操作平臺、顯示屏和探頭等部位,去除表面的灰塵和污漬。如果設備表面有較重的污垢或需要進行消毒,可以使用浸過濃度為75%醫用酒精的抹布進行清潔或消毒,但要注意避免讓水、酒精等液體流入設備內部,以免引起短路等故障。此外,應避免使用工業酒精、碘酒、汽油、煤油、漂白水、消毒水等腐蝕性較強的液體擦拭設備。
紅外線血管顯像儀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
正確選擇光源和調節亮度:根據患者的預穿刺部位的肌體狀況選擇合適的光源。通常,上光源發射效果好,適宜淺層皮下靜脈的觀察;下光源透射效果好,適宜較深層皮下靜脈的觀察。打開光源選擇開關后,通過旋轉光源亮度調節旋鈕,將光源調節到理想的觀測亮度,以便清晰地顯示血管圖像。
保持設備穩定:在操作過程中,要確保放置在平穩的位置,避免設備晃動或傾斜,影響血管圖像的顯示效果。可以使用設備配備的支架或固定裝置來固定設備,使其保持穩定。
避免強光干擾:使用時要注意避免周圍環境強光的干擾,如太陽光直射、強燈光照射等。強光可能會影響設備對血管圖像的采集和顯示,導致圖像不清晰或出現陰影,從而影響醫護人員對血管的判斷和操作。因此,應盡量選擇在光線較暗、均勻的環境中使用設備。
防止誤觸和碰撞:在操作過程中,要提醒患者和其他醫護人員注意不要誤觸或碰撞設備的探頭、顯示屏等關鍵部位,以免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或造成設備損壞。特別是對于一些需要長時間使用的場合,如手術中或重癥監護室,更要注意保護設備。
紅外線血管顯像儀使用后的維護與保養
關閉設備并清理:使用完畢后,應及時關閉設備的電源開關,將設備恢復到初始狀態。然后,再次使用清潔的軟布或棉球擦拭設備的操作平臺、顯示屏和探頭等部位,清除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污垢和血跡等。如果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接觸了患者的血液、體液等,應按照醫院的感染控制要求進行相應的消毒處理。
妥善存放:存放在干燥、通風、陰涼的地方,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環境。同時,要注意避免設備受到重物擠壓或碰撞,防止設備外殼變形或內部部件損壞。如果是長期存放,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對設備進行一次開機檢查和維護,確保設備的性能不受影響。
定期校準和維護:根據設備的使用頻率和廠家的建議,定期進行校準和維護。這可以確保設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的問題。校準和維護工作應由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,醫院的相關科室應建立設備的維護檔案,記錄設備的使用情況、維護時間和內容等信息。
人員培訓與安全意識
專業培訓:操作的人員應接受專業的培訓,熟悉設備的操作流程、性能特點和注意事項。培訓內容應包括設備的基本原理、操作方法、圖像解讀、故障排除等方面,確保操作人員能夠正確、熟練地使用設備。
安全意識:醫護人員在使用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安全意識,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醫院的相關規定。如發現設備出現異常情況,如圖像顯示不清、報警提示等,應立即停止使用,并及時通知維修人員進行檢查和維修,不得擅自拆卸或修理設備。